公司簡介
沈陽機床集團于1995年通過對原沈陽第一機床廠、中捷友誼廠和沈陽第三機床廠資產重組后成立。2004年以來,通過并購德國希斯公司、重組云南機床廠、控股昆明機床廠,形成中國沈陽、昆明及德國阿瑟斯雷本三大產業集群,形成跨地區、跨國經營的全新布局。產品廣泛進入到航空航天、汽車、船舶、能源等重點行業核心領域和消費電子等新興產業,向歐洲、美洲、亞太等地區10多萬用戶提供機床產品和相關服務。企業影響力不斷增強。2011年,沈陽機床商標被評為全國馳名商標并榮膺“中國十大創新型企業”、沈陽機床集團黨委榮獲“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”榮譽稱號;2012年,沈陽機床上榜“2012年中國新興跨國公司50強”,獲得“中國裝備制造業企業社會責任履行者典范企業”;沈陽機床董事長關錫友當選2012“中國經濟年度人物”及2013年的“全國十大創新人物”。2014年 “中國工業行業履行社會責任五星級企業”;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(000410)成為深證戰略新興產業系列指數樣本股。同時,沈陽機床先后獲得首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、中國企業500強、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、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、中國制造業500強、中國機械工業500強、國家創新型企業、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、全國國有企業十大典型、遼寧工業大獎等榮譽稱號。沈陽機床的產品在中國數控機床展、北京國際機床展、芝加哥機床展、德國EMO展等國際水平的展會展出,得到了國內外同行業、用戶及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認可。2015年沈陽機床入選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,成為金屬切削機床行業唯一入選企業,成為以信息技術深度嵌入為代表的智能裝備和產品試點示范。2016年1月23日,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16年會上,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成員、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路風發布了重要的年會議題《“i5”革命》報告。 2016年初,沈陽市政府確定實施i5戰略計劃,決定以i5智能制造為龍頭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和全面振興。創新能力不斷增強。近年來,沈陽機床基本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、產學研結合、開放式的社會化創新體系,先后投入數十億元資金,提升了沈陽機床的技術和產品研發能力。研發力量集中在整機運動控制技術,高檔數控機床及其關鍵功能部件的突破上,由單純技術攻關轉向跟蹤國家建設需求實施重點攻關。2014年,沈陽機床集團設計研發機構被《環球科學》評為2013年度最具影響力十大研發中心。2015年,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2項、遼寧省科技進步獎2項、沈陽市科技進步獎5項,中國專利獎外觀優秀獎;用于成飛的五軸聯動精密臥式加工中心通過國家驗收;重慶小康曲軸生產線、成飛410飛機生產線兩個項目均獲省首臺套獎勵。沈陽機床自2007年開始在政府的支持下啟動核心功能部件數控系統的研發,累計投入研發資金十多億元,先后攻克了CNC運動控制技術、數字伺服驅動技術、實時數字總線技術等運動控制領域的核心底層技術,于2012年成功研發出具有智能、互聯功能的i5智能控制系統。目前,沈陽機床擁有運動控制系統核心代碼4萬行以上,擁有36項知識產權,其中著作權10項,專利權14項,在申請專利12項(其中發明專利9項)。2014年,沈陽機床依托i5智能控制系統,在全球范圍內率先推出 i5系列智能機床。這是基于信息驅動技術和計算機技術,以互聯網為載體、以為客戶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為核心,將人、機、物有效互聯的新品類機床。2015年,沈陽機床突破和掌握了五軸運動控制技術,并在i5智能機床產品上得到批量應用。2016年,推出世界首創平臺型智能機床i5M8。產品結構不斷優化。沈陽機床集團持續推進產品升級換代,大力發展中高端智能機床和數控機床。截至目前,機床產值數控化率已提高至85%,產品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。加快推進中德聯合設計的ASCA系列機床產品產業化及商業化進程,實現“德國質量,中國制造”。企業業績不斷攀升。自2002年以來,沈陽機床積極推進企業的技術創新、管理創新,實現卓越經營,經濟規模連續10年保持快速增長。2011年,美國加德納(gardner)公司數據統計,沈陽機床實現機床銷售收入27.83億美元,名列世界機床行業第一位。
展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