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具產業自光復初期起,一直隨著國內工業發展之腳步而逐步茁壯,初期由於國內各項工業發展均處於萌芽階段,因此模具產業尚未具體成型,然隨著政局穩定,及民國49年政府頒佈影響日後工業發展極大的『獎勵投資條例』施行,民間企業逐漸展現活力,帶動各項民生及技術工業之成長;而為扶植產業加速工業發展,政府乃於民國五十二年成立「金屬工業發展中心」, 協助業者開發技術、奠定發展基礎,此時民間亦開始有專業模具廠之成立,模具製造及維修業者亦逐年增加,主要產品集中於一般家電用品模具、鑄造用模具、木模、玻璃、陶瓷用模具及橡膠模具,直至民國七十一年,有鑑於模具產業對工業發展之重要性日益彰顯,政府乃將模具產業納入「策略性工業適用範圍 」,大力推動模具工業之發展,以配合相關工業產品之外銷策略,全力發展整體經濟。民國七十年代間為我國模具產業發展最為迅速且高度成長之時期,此時沖壓模具與塑膠模具已隨著產業發展,成為模具工業兩大主流,而壓鑄及粉末冶金用模具,亦隨著汽車工業及縫衣機工業發展而漸趨普及,產業內主要產項為家電產品塑膠及沖壓模具、粉末冶金模具、壓鑄用模具及汽機車零配件用沖壓、塑膠模具,而同一時期,政府亦公布「工礦業或事業創立或擴充獎勵標準 」,全力協助業界提昇技術、擴充產能,共同創造出模具工業及相關產業輝煌之成果。由於民國七十年代模具產業每年以十幾、二十幾百分比高速成長,產值日益龐大,已成為國內機械工業界主項產業,實有單獨分業之必要,因此經濟部乃於民國七十九年增列「模具工業」業別,並列入重點獎勵發展範圍;另於業界部份;鑑於本業之規模已成熟階段,為結合業界力量,共謀進一步繁榮發展,乃於同年由業界先進們共同發起籌組模具公會,並奉內政部(79)內社字第 812736 號文核準,於民國七十九年十月十九日正式成立「臺灣區模具工業同業公會」 ,秉持團結產業力量、整合科技資源、推動產業技術昇級、擴展國際交流合作之宗旨與目標,全力協助會員執行如產品拓銷、技術升級、人才培訓、交流觀摩、專案管理等工作,並籌辦模具專業技術刊物、編訂模具標準用語手冊、舉辦或參加國內外模具相關專業展覽、產業產值調查分析、舉辦技術論文發表及各項會務發展會議等具體作業,妥善運用政府及業界資源,積極服務會員,成為凝聚業界向心力、發揮整體力量、促進產業繁榮發達之核心組織?!概_灣區模具公業同業公會」成立以年來,歷經各屆理、監事及會務人員之共同努力,成果深獲肯定與認同,會員家數已由創會時之一百八十家,迅速成長至現今之600家,會員廠商之產品類別亦由傳統之日用品類模具,提昇至以電腦輔助設計加工完成之電腦與電子、通訊與光電等精密模具,並發展出汽機車用大型鈑金沖壓、大型塑膠射出及精密鍛造等模具,充份顯現模具產業之技術能力與相關產值之大幅提昇;
而相對的,在公會功能提昇方面,除持續執行對國內會員廠家之各項服務外,本會為擴大國際交流活動爭取商機,自創會初期起即積極參與亞洲區模具工業聯合會( FADMA) 之各項活動,期間曾於一九九五年九月間於臺北,由本會主辦召開FADMA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,並舉辦第三屆國際技術論文發表會,及國際模具工業大展,為我國模具產業奠定國際地位;另本會不僅為FADMA之創始成員國之一,更於一九九七年六月起榮任會長國(會長為本會理事長紀慧能先生)迄今,同時憑藉著我國模具產業實力與本會之努力,更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間獲得世界模協(ISTMA)之認同獲準入會,正式為為世界模具協會會員國,此不僅代表我國模具工業之成就已獲國際肯定,亦為我業界共同之殊榮。